解析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方法
2025-09-17 13:50
围观 : 3164次
在炒股中,均线是移动的平均成本线,均线之间的交叉,是均线分析中最常见的形态。我们常将短期均线上穿中长期均线所形成的交叉称为金叉;短期均线下穿中长期均线所形成的交叉称为死叉。
在移动平均线中,美国投资专家格兰维尔创造的八项法则可谓其中的精华,历来的平均线使用者无不视其为技术分析中的至宝,而移动平均线也因为它,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道·琼斯理论的精神所在。八大法则中的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,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。总的来说,移动平均线在股价之下,而且又呈上升趋势时是买进时机;反之,平均线在股价线之上,又呈下降趋势时则是卖出时机
格兰维尔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中的前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,后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。总而言之,运用移动平均线对股价走势进行研判时,大致应遵循如下规则:
当平均线上升时为买入机会,下降时为卖出机会;当平均线由跌转升,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,为最佳买入时机;当平均线由升转跌,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平均线时,为重要卖出时机。
葛兰碧认为股价波动具有一定规律,而移动平均线则代表趋势的行进方向。葛兰碧八大法则归纳出八种不同的情形,作为进场与出场的依据:
① 突破:当均线从下降趋势逐渐转为水平盘整或上升时,且股价从均线下方突破均线,可视为买入信号。
② 假突破:股价往下跌破均线,但随即又反弹均线之上,且此时均线依然呈现上升趋势,可视为买入信号。
③ 支撑:当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,虽然股价修正下跌但并未跌破均线便再度反弹走高,可视为买入信号。
④ 反弹:当股价向下急跌,不仅跌破均线,甚至远远偏离至均线下方深处,而股价开始反弹上升又趋向均线时,可视为买入信号。
⑤ 跌破:当均线从上升趋势转变成水平线或呈现下跌时,且股价从均线上方跌破均线时,可视为卖出信号。
⑥ 假突破:当股价反弹突破均线后,却又随即反转下跌跌破均线,且此时均线依然呈现下降趋势,可视为卖出信号。
⑦ 阻力(反压):当股价走势持续走在均线之下,即使股价反弹也无法突破均线,这时均线成为股价的阻力,可视为卖出信号。
⑧ 反转:当股价向上急涨,且远远偏离均线上方极远之后,股价反转下跌使得股价趋向均线时,可视为卖出信号。
均线买卖点实战运用图解:
1、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,价格虽有一定回调,但在均线附近即受到其支撑(均线的助涨性),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,为买入信号。
2、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上升或者盘局,而价格从均线下方突破均线为买入信号。
3、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,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,持续上升,仍为买入信号。
4、价格突然暴跌,跌破均线且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向下远离均线,则有较大可能产生反弹上升,也是买入时机。
5、价格突然暴升,突破均线,且在短时间内进一步拉升而远离平均线,则有可能反弹结束,是卖出信号。
6、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者下跌,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,为卖出信号。
7、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方,价格虽有一定上升,但在均线附近即受到其阻力压制(均线的助跌性),并未突破平均线却立刻反转下跌,也是卖出信号。
8、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,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,并持续下降,仍为卖出信号。
均线是最传统的技术指标,自打有技术分析这门学问起就有它,而且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在自己的K线图上配置均线。几百年长盛不衰,早已证明它的作用无可替代。
◔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4大核心精神
1. 均线上升不宜做空,均线下降不宜做多。
2. 移动平均线本身具有支撑阻力、助涨助跌等特性,故均线有利于多空研判。
3. 价格的多头排列与空头排列是价格与均线的组合形态,一旦排列趋势发生反转,即需要更换策略,进行反向操作。
4. 移动平均线的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是以往价格成本的交汇处,一旦发生交汇,往往可以令价格形成上涨或下跌的趋势,并带来顺势操作的机会。
◔ 葛兰碧八大法则的4大应用缺陷
1. 由于葛兰碧法则高度依赖移动平均线操作,而均线是价格的历史轨迹,因此信号的发生往往落后于价格,产生时间落差。
2. 价格陷入盘整走势时,通常会有假信号产生。
3. 选择周期较短的移动平均线时,如5日或10日,则信号的时间落差将减小,但假信号会较多。
4.选择周期较长的移动平均线时,如120日或200日,则所得到的信号会较显著有效,但会有时间落差,例如价格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小段后,买进卖出信号才出现。
◔ 葛兰碧八大法则参数设定
前面有提到,使用较短周期的均线(如10日线),变动的速度要较长周期的均线来得更加敏感。反之长周期均线变动的速度就会比较缓慢而稳定。因此,当股价同时突破长周期与短周期的均线时,可以视为短线转折买进信号,进行买进动作,若价格跌破短周期的均线时,可以视为短线转折卖出信号,短线交易者甚至可以进行做空的操作。
因此在均线的周期选择上就相当重要。一定会有小伙伴问:哪一个参数是最好的!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,因为这也是每个交易者都在寻寻觅觅的问题。
这边给大家一个标准答案:没有最好最准的周期参数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周期。
有些交易者可能是短线交易派,那么均线的周期参数就不需要设定的太长,以应对短线交易所需要的快速波动。又或者是交易者是波段操作派,那么均线的周期参数就不需要设定的太短,用来判断价格行进的中期趋势即可。
找到你正在交易的商品互相配合的均线周期,配合自己的操作逻辑和惯性,才能确保买卖信号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。
交易者在真正开始使用八大法则进行买卖信号进出场前,应该先对各个商品与各个周期所得出的结果,在精准度与胜率上,有相当程度上的把握后,应用上才能更加得心应手。
案例分享: